1、花生油有生榨和熟榨兩種,生榨的花生油顏色一般是淺橙黃色,熟榨花生油是深橙黃色, 辨別真假方法是溫度測試,花生油摻假大都添加棕櫚油,大豆油等。
溫度為2度的時候,純花生油會完全凝固,且可流動,大豆油凝固一半,棕櫚油完全凝固且不流動。
溫度在10度的時候,純花生油會有一半凝固現象,大豆油底部會有一點凝固,棕櫚油幾乎完全凝固。
溫度在15度的時候,花生油、大豆油不會一點有凝固現象,棕櫚油有大部分凝固現象。
還有一種方法就就是聞氣味,弄一點花生油到手上搓幾下,正 品可以聞出花生油本來的那種香味,添加花生香精的油,開始會有輕微的花生香味,繼續搓幾下,這種花生香味會越來越淡。
花生米根據質量、地方、進貨量的不同,單價一般4一6每斤,按照平均2.5斤出一斤花生油來算,純花生油成本價應該在12塊左右每斤,低于成本價的花生油應該謹慎選購,自行壓榨參考單價應該在18塊以上才算符合正常(2020年參考),經銷商越多,單價自然更高。具體單價還要看購買的量以及花生油質量、產地等因素綜合參考。
不管是什么植物油,壓榨后沒有好幾天的沉淀,倒入鍋里應該會有輕微的氣泡,瓶底的油會有很多的氣泡,可以認為是正 品,當然沒有氣泡也不能說就是摻假的,或許壓榨后經過了很多天的沉淀,植物果實的雜質大部分沉入油底了。
實測5度環境冷藏1小時對比,時間不足1小時,它們的狀態并不會有明顯區別,冷藏太久可能都會凝固,所以檢測時間應該控制在1-1.5小時左右為佳。如果是放在0度以下冷凍環境測試,檢測時間自然要減少,或者每間隔15分鐘就看一次狀態是否有明顯變化。5度冷藏環境的測試結果為:右邊跟常溫25度一樣狀態,依然無變化為假,左邊為半凝固狀態,且可流動為真,
2、 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,可達99%,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、延緩衰老的功效。有一種芥酸含量特別高的油,是否會引起心肌脂肪沉積和使心臟受損尚有爭議,有冠心病、高血壓的患者還是應當少吃。菜籽油不宜經常吃,每天控制50克以內,起鍋前幾秒時間內放,如果菜需要提前放油,可以先少放一點,起鍋的時候再多放一點,因為菜籽油為了保留香味,不宜過久的高溫炒或煮。菜籽油市場價約12-16每斤之間。
鑒別方法:夏天時節,倒一些菜籽油到冷水中,冬天zui好提高一點水溫,菜籽油會有一部分沉入水底,一部分漂浮在水面,一部分會融入到水里,就像墨水進水染色一樣的狀態,聞起來有一股特有的菜籽油植物香味,就是那種小時候吃過的味。
3、芝麻油也叫香油,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,居各種植物油之首。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鐵、鋅、銅等微量元素,其膽固醇含量遠遠低于動物脂肪,深受人們喜愛。
香油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有:在芝麻油中摻入其他植物油或從廢棄油渣中提取殘油,以次充好。有些加工點用食用香精勾兌其他食用油以次充好,麻油香精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對使用劑量有規定,過量食用會影響健康。芝麻油與菜籽油一樣不適宜每天食用,不適合炒菜用,多用于涼拌菜,即使是炒菜也要起鍋時再放。
純芝麻油市場參考價28一35每斤之間為,菜籽油市場價12-18之間,低于zui低參考價的油謹慎購買,參考價zui低價為產地直接售消費者,價格高一些的,為經過批發商的價格。
鑒別方法:
準備溫水,用筷子或者其它物體沾一點芝麻油,高度距離不超過20厘米以內滴入水中,純正的芝麻油會呈現一塊較大的無色透明的大油花,如果是劣質的、摻假的芝麻油則油花團較多且小,要用溫水檢測,因為冷水油花大小基本一樣,無法分辨真假,如下圖為純芝麻油:
附文:棕櫚油的危害
它是世界油脂貿易中的主要油脂,能和任 何的植物油較好地調和。 工業用也叫人造奶油或人造植物油, 廣泛用于食品領域,比如餅干等。 也可以叫它反式脂肪酸,它的藏身之處:烘焙食品、人造黃油或奶油、油炸食品,其代表食品有薄脆餅干、起酥面包、蛋糕、炸土豆等。
它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,對于心腦血管系統的危害多,如果作為日常食用油來食用,對于身體的危害可想而知,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的zui直接后果就是發胖,然后隨之而來的就是體內高密度脂蛋白(HLDL)水平升高,誘發動脈硬化,高血壓,冠心病等。